2019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揭晓!
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、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10月27日在京联合发布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》。《报告》显示,2019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1,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,北京、江苏分列第2和第3位,进入前10位的地区还有上海、浙江、山东、重庆、湖北、天津和安徽。
从前10位地区看,2015—2019年广东创新能力提升步伐明显快于其他9个省市,领先优势持续扩大,江苏、天津两地提升速度有所放缓,重庆进步明显,北京、上海、浙江等地区创新能力提升步伐基本持平。
从排名变化情况看,自2007年以来,天津创新能力排名首次下降,居全国第9位,被重庆超越。在东北三省,辽宁、吉林排名均下降,转型发展压力依然较大。
根据《报告》,我国地区间差距在日益扩大,协调发展面临挑战。从全国范围看,东西地区的差距在缩小,但南北地区的差距在拉大。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北京、上海等特大型城市,依然是创新能力领先地区,但重庆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等西部地区追赶势头迅猛,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,东西地区的差距在缩小。但南方地区创新能力提升步伐快于北方地区,在排名前20位地区中,南方地区占13席。总体上看,各地区创新能力差距在拉大,区域协调发展有待提升。
《报告》同时指出,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多个创新集聚区,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聚区、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新集聚区、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新集聚区,以及以成都、重庆、武汉、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创新集聚区。北京拥有大量大科研机构和高校,具备较强的知识创造能力;上海外资经济发达,知识获取水平高;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基础好,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产业体系;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,产业链齐全,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;成渝经济带国防科技工业、装备制造业发达,有最密集的人口和活跃的用户群体,上述地区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。
但创新集聚区内不同省市间的差距较大,一体化水平普遍不高,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、创新要素、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互补。